根管治療抽完神經後還需要牙套?
根管治療抽完神經就好?! 專業牙醫師告訴您 : 其實缺了牙套是沒有保護的。
牙痛突然來襲,往往教人難以忍受,尤其當齟齒的範圍已經侵犯牙髓腔,神經發炎併發疼痛症狀,牙根尖周圍囊腫或是因外傷碰撞導致神經受損無法回復時,經牙醫師診察後,通常需要進行根管治療(俗稱抽神經)。1名中年男性的左下第1大臼齒經過根管治療後,僅用樹脂將缺洞填補起來後便返家,某日吃東西時卻不慎將這顆牙齒咬裂,前往診所求助。
而此時患者最常有的疑問是,我吃的食物沒有特別硬怎麼牙齒會這麼脆弱呢?!
其實是因為根管治療完的牙齒失去神經血管的供給,較易脆化,前述病患就是在「以卵擊石」的情況下,才導致牙齒不慎崩裂的意外發生。
進行根管治療時,通常先注射麻醉藥,打開布滿神經、血管和淋巴組織的牙髓腔,此時多已出現發炎現象,會使用牙科器械搭配沖洗藥水,清創和擴大牙髓腔內部,視病患牙根與牙齒型態而定,一般需複診2至4次,若確定牙髓腔內已清除乾淨,再用馬來膠將根管壁封填起來,根管治療療程就算完成。
基本上,抽完神經的牙齒因為失去養分供給,齒質會脫水且變脆,加上牙齒結構相對脆弱,比較建議應於中心置放牙釘來鞏固強化牙齒本身結構,並加裝牙套,而假牙牙套就形同安全帽,能包覆並保護原有牙齒和外表美觀,增加咀嚼咬合的耐受程度,延長原有牙齒的壽命。
當牙齒疼痛時,多數人會就醫治療,但也有病患的牙髓神經已經壞死,或根尖已冒出膿包,可能僅有悶悶的痛感,常被誤以為體內火氣大,選擇吃止痛消炎藥就打發而不就醫治療,當心根尖牙周炎漸進式的入侵牙齒,恐造成周圍的齒槽骨被破壞嚴重,最終面臨牙齒留不住、必須拔除的厄運。
根管治療後的牙齒雖然裝上牙套保護,仍應仔細清潔維護。若牙齒清潔不夠徹底,牙菌斑仍然有機可乘。因為抽過神經後的牙齒並無感覺,建議應定期回診,藉由牙醫師檢查假牙附近有無蛀牙,若間隙過大或產生2次蛀牙,就得評估是否需要拆掉牙套,將原齒進行整理後再做新的牙套。